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管晓宏团队:深化通专融合普遍提升表达思辨素养,依托国家平台精准赋能拔尖双创人才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4-11-04 17:20 浏览量:

成果名称:深化通专融合普遍提升表达思辨素养,依托国家平台精准赋能拔尖双创人才

成果主要完成人:管晓宏、罗新民、李凡、韩德强、陈希、孙鹤立、谭文疆、曹猛、鄢超波、周迪、符均、陶敬、唐亚哲、张爱民、杜清河

“五育并举”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层次人才,是应对百年变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然而从人才培养实践效果来看,我国理工科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学生的表达思辨素养、探索创新能力和双创实践能力不足。

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工科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缺少表达思辨素养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创新探索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以及团队合作创新不足。其次,理工科教育更多地致力于有教无类的普惠方式,缺少针对拔尖优秀学生以及特点鲜明学生的因材施教与因需受教,这严重制约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再次,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缺乏有效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特别是在企业真实生产研发环境的体验和锻炼,这使得学生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电信学部组建了由管晓宏院士领衔、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围绕“一个素养”“两种能力”的目标,提出并实施“深化通专融合普遍提升表达思辨素养,依托国家平台精准赋能拔尖双创人才”育人方案,促进通专融合培养学生表达思辨素养,依托国家级基地提升学生探索创新能力,推动校企融合提升双创实践能力。

提升表达思辨素养  赋能拔尖创新和双创实践能力

自2012年起,创设理工类本科生通识类核心课程“表达与交流”,建成国家一流课程,出版国内第一本同类教材《表达与交流(理工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辨素养。团队还实施了信息新蕾-ITP因材施教计划(IT Talent Program),依托5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和20余个科研团队,配备优秀团队,制定个性方案,以此来选优秀学生,育拔尖人才。同时,团队实施校企合作联合育人,鼓励和引导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开展实践创新,从而培育双创实践能力。

研究团队创建表达思辨素养培养体系,开设“表达与交流”通识课,以逻辑、写作与演讲等环节推动表达思辨能力培养,完善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能力,为探索创新及双创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撑。课程在毕设、大创、因材施教计划等培养环节融入表达思辨能力训练,与课堂形成闭环,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线下课程,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同类教材《表达与交流》。

成果总体思路图

依托5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和20余个科研团队,研究团队创立并实施信息新蕾-ITP(IT Talent Program)因材施教培养模式,实施“选优秀学生,配优秀团队,定个性方案,育拔尖人才”的举措,针对学生的多样性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在普惠教育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摆脱应试教育束缚,着力培养探索创新能力,鼓励追求卓越,在科研项目实践中锻炼思辨能力。

创立“引进来-走出去”的校企协同实践系统,建设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与企业开展课程协同、平台协同、人才协同的深入合作,全面培育双创实践能力。在“引进来”层面,主动引进业内龙头企业课程、行业专家和一流实验平台。与华为公司共建四位一体联合培养和智能基座系列课程;聘请来自企业、研究所的53位企业导师,负责联合授课、工程设计指导、职业规划咨询。每年承担授课超300课时,指导超100名学生的项目设计及毕业设计,辅导超60名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合作建设11个联合教学实验平台,依托平台开课14门,受益学生1万余人。在“走出去”层面,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实践、高水平学科竞赛,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教育,全面系统提升实践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企业建设65个实践教育基地,2200名学生每年接受实践教学128学时;与德州仪器、瑞萨等企业合作,组织年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专题邀请赛,参与学校1100余所,参与学生超9万人。

师资引领 学生受益 社会关注

“表达与交流”课程提升了学生表达思辨能力,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写作、演讲和系统性思维能力。超过400位毕设教师和教务部门反馈,“表达与交流”选课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和答辩PPT制作与演讲质量明显提升,文字语言表达性的问题下降80%。较早开设本课程的学院(部),本科毕设(论文)质量位列全校前茅,多位学生更是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用人单位对本课程选课生在简历制作和面试表现的满意度增长约60%,简历初审通过率提升30%,认为修过本课程的学生表达、协作、领导力更强。

ITP计划拔尖创新人才成效突出,ITP第1期学生,信通学院副教授郑通兴表示,“ITP计划让我不仅掌握了科研工作方法,还体会到了师生合作,精诚团结,共同排除实验难关的成就感。”ITP第2期学生,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马鸿瑶谈到:“ITP计划让我很真切地感受到了真正的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在实践中培养,只有真正动手设计和实现一个功能的时候,才会理解一个理论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某些设计中的技巧为什么能让整体性能获得很大的提升等。”

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实践育人,拔尖创新创业英才涌现。其中有中国互联网餐饮第一品牌“西少爷”创始人孟兵、珠海习悦CEO王志鹏等一批行业菁英,王志鹏2017年获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孟兵、王志鹏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丁聪和张子杰以本科生身份入选首批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研究团队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评论》《教育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在清华、复旦、西南交大等全国通识教育研讨会及“中国逻辑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大会”上做“表达与交流是最重要的通识教育”等大会报告,在百度教育年会上作“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报告。此外,团队受邀参编中国科协科普所主编的《全民工程素质学习大纲》,共计10万字。

信息新蕾ITP计划更是受到多家权威媒体的关注报道,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2015年9月,《中国青年报》报道信息新蕾计划,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让他们能够真正获益。2016年3月,《陕西日报》科教新闻版头条刊发文章,介绍了2012级学生徐洪斌参加ITP项目的感受:“从一个压力驱动的学习者变成兴趣驱动的学习者”,“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对未知的探索,项目教给我的恰恰是探索的冲动、方法、思想和自信。”2016年6月,《中国科学报》以“给工科学子补上表达必修”为题报道了“表达与交流”课程建设情况。

与华为、百度、中兴等企业合作创办的校企育才班,已在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多所高校推广,在国内高校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显著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

研究团队获评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2年陕西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8年陕西省“三秦楷模”团队;第一完成人获2021年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第二完成人获2018年陕西省教学名师。

文字:电信学部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