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治疗炎症性肠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03-01 16:28 浏览量:

随着人民群众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炎症性肠病( IBD)发病率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测数据,我国2025年IBD患者将突破150万人。IBD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以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类和免疫抑制剂等抗炎药物治疗为主,病情易复发,长期用药常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性价比高的IBD新型治疗药物至关重要。

一附院普通外科佘军军主任医师、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梁锦荣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邵丹研究员合作研发了一种兼具游离DNA(cfDNA,细胞游离脱氧核糖核酸)捕获和活性氧簇(ROS)清除特性的生物活性纳米材料,这种无药物负载的纳米清除剂可显著降低肠道组织和腹腔灌洗液中cfDNA和ROS的水平,通过综合调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对多种炎症性肠病模型均取得较好疗效和生物安全性。同时,该材料具有高效的炎症组织靶向性和滞留性,相比于临床一线药物美沙拉嗪,该纳米粒子可以在更低给药频率的情况下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具备较高的生物安全性。该生物活性纳米粒子制备简单,应用方便,可进一步作为载体担载相关药物实现IBD协同高效综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转化前景。

上述研究成果以《双重清除作用的纳米清除剂用于靶向治疗炎症性肠病》A nanoparticulate dual scavenger for targeted therap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为题发表在Science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博士研究生石承昕和时飞宇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佘军军主任医师、梁锦荣教授和邵丹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为该论文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Med-X研究院和人才高地实验平台提供支持。

DSC_0040

近年来,佘军军教授带领团队围绕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数据库建设、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手术、发病机制和肠道微生态、医工结合与临床转化等开展联合攻关,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学科交叉引智基地、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基金20余项,在《自然Nature)、《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肿瘤生物学研讨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外科内镜Surgical Endoscopy)、《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等期刊发表成果60余篇。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j2372

文字:一附院
图片:一附院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