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智杰,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助理教授,2021年加入,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和经济社会不平等。2024年获“十大学术新人”称号。
扎根西部,传道授业“鱼渔”并重
回忆起获得这项荣誉时的心情,贾智杰给出的答案是“平常心”。从学生到老师,贾智杰始终保持着谦逊和自省的态度,探幽于“山重水复疑无路”,迈步向“柳暗花明又一村”。他认为,对标国际前沿研究现状,自己的教研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所以我现在又重新开始学习底层知识,钻研高等数学、宏观和微观经济学。”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贾智杰始终对三尺讲台存有敬畏之心。“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他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的“抬头率”,他认为,这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如果学生的抬头率不高,那一定是自己在教学内容、教学法方面出现了偏差,从而去反思、比较、改进。他深知,在授人以“鱼”之外还要授人以“渔”,要在知识传导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在卷帙浩繁说学术探索中游刃有余,才能为愈发精深的科学研究做好准备。
面对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贾智杰坦言,这是一件很难以平衡的事情。但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负责,因为他深知青年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不断地引导与鼓励,与学生共同成长、双向奔赴,以“教学相长”的姿态去平衡困难和矛盾,就能不断破解问题、形成突破。
学思不辍,哲思入研行稳致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是贾智杰的座右铭,激励着他不断深化自己的知识底蕴与思维深度。他深知,科研工作是一项建立在坚实知识基础之上的创造性劳动,只有并重学习与深思,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在学习层面,他利用线上资源,坚持精进自身素质,在网上学习基础知识的公开课,不断夯实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研究基础;同时,作为探索知识内核的学者,“我必须不断挑战现有的假设,通过基础研究的深入,逐步用更弱的假设替代原有的理论框架,以此推动科学的边界。”这种对深度知识的追求和对研究假设的批判性思考,正是科学研究工作的核心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融入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与教学中,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不仅是理论发展的规律,也是个人认知提升的途径。这种哲学思考和对教研规律的认识,鼓励贾老师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深化,教学上不断创新,“让我能够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能够坚持量变的过程,相信终会有质变,这让我在教学研究的心态上发生变化。”
博学笃行,深耕能源经济研究
讲师身份之外,贾智杰还是国际著名期刊的审稿人和编辑。学术编辑与审稿工作是学术交流的重要环节,也是个人学术视野拓展的宝贵机会。他在坚持学习、提升自我,把握好工作与生活中每一个“学”与“思”的机会。
“无论是社会进步还是人民民生,都和我们息息相关。”贾智杰说,他坚信所选择的学术道路终有现实意义,经世济民的理想生根在心中,激励着他将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从本科时期选择管理学专业,到硕博期间明确在能源经济领域的兴趣,贾智杰在学术生涯中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博学专精”的学者风范。2022年,他作为主要作者撰写的论文为经济学建模方面的研究者提供了有益参考,并已成为该领域内高被引的学术文章。
心系国之大者,落墨能源经济。2024年,他在另一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的文章在传统的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权衡分析中引入了能源安全的第三维度。文章提出并模拟了碳减排政策面临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即在技术未有重大突破和现有政策体系下,经济增长、能源清洁供给和低能源对外依存度这三个目标难以同时实现,政策制定者需要在这三者之间进行调整和权衡。
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研究深度,折射了他在能源经济领域的独到见解。贾智杰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能源经济学的学术宝库,更为解决现实世界中的能源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