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2024年“十大学术新人”系列展示

【老师,您好!】曹瑜:勇于探索勤钻研 乐于创造敢担当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4-10-13 14:12 浏览量:

曹瑜,材料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物质的自组装行为以及其中蕴含的物理机制。他紧跟软材料与软凝聚态物理的前沿研究,实现软刻蚀有机模板的精确构筑,为相关领域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

第一项荣誉,第一次探索

“十大学术新人”奖是曹瑜做老师以来获得的第一项誉,因此对他而言有着启程的珍贵。他享受每踏入一个新阶段的全新探索,也总是乐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研究生时期,曹瑜是其导师的开山大弟子,初踏入科研领域的他即拥有在实验室中自主进行科学实验的独特条件:“还能清晰地回忆起我第一次独立做实验的过程,导师给了我放手去做的鼓励和肯定。”正是老师的这份信任,让曹瑜学会了如何作为成熟、负责任的前辈去引领和激励年轻的研究者们,更让他在自主科研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地感受到探索带来的乐趣,日益拥有挑战自我的勇气。这份勇气给予了博士期间的曹瑜决定跳出当前环境,远赴美国交流学习的动力。“我在国外接触到了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在我看来最有意义的收获。”曹瑜说。

谈及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曹瑜打趣道:“打游戏时碰到小的彩蛋或隐藏时,我会觉得很有意思,仔细想想,找到彩蛋有意思是因为它是稍稍出乎你意料但又符合游戏机制的事情。我做科研就像马里奥顶出了一个隐藏方块,科研是有规律的,它不是随机无法预测的,但做着做着碰到的偶然现象就像玩游戏找到彩蛋一样令人惊喜。”

交大是母校,更是家乡

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多年的西安交大学子身份让曹瑜学生到老师的转变稍显复杂。“人的自我认知通常是随外界发生变化的。刚毕业的时候,我还是习惯以学生的心态和同事交流讨论。但是真正踏上讲台面对学生,他们天然的信任与期待让我有了身为人师的真实感,也让我反复思考老师的责任与担当。”

交大对于曹瑜而言,并非仅仅只是母校——这个认知源自于他博士期间赴美交流的两年。在异国的两年,曹瑜难免会感到紧张不安,重复着从实验室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直到回到交大,他才明白这种紧张从何而来——这是缺乏归属感的表现。尽管交大的科研生活同样忙碌,但他却从心底里感到轻松自在,因为他知道“回家了”。这份眷恋与安全感,是他和交大共同成长的十三年所共有的默契。

埋首材料制造,面向国家需求

从本科起,曹瑜便专注于软材料的研究,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软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们更侧重于基础研究。我认为,基础研究打得越扎实,未来创新的概率就越大。这也是我没有离开这个领域的原因。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了十几年,逐渐朝着应用领域迈进。”他笑着说道,“自己在这片领域已经深耕多年,不能就此放弃。”

曹瑜解释说,软材料是由一个个分子组装而成的,因此天然具有微小的特性。分子大些组装出来的东西就大,分子小些组装出来的东西就小,但其尺度始终在几纳米范围内。目前制造业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芯片良品率随着尺寸减小而降低,“我们现在正走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路上。也许是芯片,也许是其他微小尺寸的加工,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自组装的软材料固定下来成为模版,将会为许多行业开启全新的可能。”

在学术路上,有学校良师相助,亦有自励意趣盈怀。面对未尽的科研探索,曹瑜展现出的乐观信念和探索欲望,必将助他在这一条充满险阻又意义非常的路上走得更远。

文字:教师工作部 交点工作室 杨淑婷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郭辽原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