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的背景下,能源科技对国家命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储能技术作为能源革命的“最后一公里”,是解决制约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瓶颈问题的关键,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方向。以传统石墨负极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于理论极限(300 Wh/kg),无法进一步满足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和无人机等新兴领域对二次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锂金属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比能(> 500 Wh/kg)...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高比能锂金属电池领域取得系列新进展
传感器技术被称为现代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气体传感器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在工业气体泄露检测、新型医疗诊断、智能家居、现代农业和爆炸物检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设计和创制兼具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气敏材料是制备高性能气体传感器的关键。导电金属有机框架(c-MOFs)作为一类新型的导电晶体多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的拓扑结构、孔径大小、形状、主客体相互作用、可调带隙和电荷传输等特性,使其在...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构筑高性能气体传感器领域取得新进展
钛及钛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生物医用领域。近年来,随着“损伤容限”设计理念在工业界的不断推进,对钛的断裂韧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然而,经过数十年的合金化设计和加工工艺改进,钛及钛合金的断裂韧性始终低于130 MPa∙m1/2,远低于一些奥氏体不锈钢和面心立方结构的中/高熵合金(断裂韧性超过200 MPa∙m1/2)。这种断裂韧性的不足限制了钛及钛合金在一些关键负载条件下...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揭示钛的超高本征断裂韧性
磁性材料在磁存储、信号处理、超快检测和传感器应用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应用中,高速、灵敏地操纵材料的磁矩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多种物理场(如磁场、力场、电场、温度场等)与磁性的相互作用中,光学调控具有响应速度快、可调节、非接触等优势。虽然实验上已经成功证明光场可以有效地调控磁矩行为,如何从微观机制上理解光子和材料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磁性来源之间的对应关系,依然是固体磁性半...
材料学院周健教授课题组在光学操控材料自旋轨道磁矩理论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材料学院材料强度组孙军教授、丁向东教授、武海军教授与深圳大学通力合作在探究相界面工程作用于ZrNiSn基半哈斯勒热电材料取得重要进展。此工作该鉴于现有研究中相界面引发的载流子迁移率降低问题,以及单一能量势垒无法在全温度范围内提升态密度有效质量的局限性。团队创新性地将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应用于Half-Heusler合金。通过精确控制界面,成功实现了相界面工程的重大突破。团队采用ALD技术在ZrNiSn基材料...
西安交大材料强度组在热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