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党委常委 副校长
米兰理工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 院长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陕西省镁基新材料中试基地 主任
国家“特聘专家”
教育部“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陕西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
教授
党委常委 副校长
米兰理工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 院长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陕西省镁基新材料中试基地 主任
国家“特聘专家”
教育部“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陕西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
招生信息:
团队每年招收材料、机械、电气、电信、物理、力学等学科的博士生8-10人,硕士生20余人,方向如下:
1)金属镁方向:纯化技术、装备及其产业化应用;高品质镁合金的开发;新型低成本高能效炼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2)先进表征方向:金属材料变形和损伤机制的研究(原位电子显微镜实验技术开发和应用)
3)生物医用方向:可降解镁合金的研发和应用(人体植介入物,如人工骨、口腔膜、血管支架等)
3)氢能方向:输氢、储氢、氢冶金等应用中的材料卡脖子问题
4)半导体芯片方向:器件和芯片中的微纳尺度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技术及失效分析
有意者请发送简历至:zwshan@xjtu.edu.cn 并抄送至 zyj623@xjt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塑性载体的萌生及其演化规律和高品质镁基新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通过探索微纳尺度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力求为宏观高性能结构材料,尤其是镁基新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系统的原理性知识体系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
回国后先后筹建创立“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Hysitron中国应用研究中心”及“西安交大-日立研究中心”等三个国际化研究中心和一个省级中心,即“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中心”。截至目前,已在包括《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30篇,SCI引用8481篇次,单篇SCI引用最高807篇次。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国际镁协会工艺创新奖、美国TMS学会轻金属分会基础研究最佳论文奖、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组织和共同组织了约35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做或署名报告250余个,其中超过一半为邀请报告。2018年受邀在第19届国际显微学大会(4年一届)做大会报告,为迄今在该系列会议做大会报告的唯一中国学者(含港澳台)。所领导的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992.09-1996.07 吉林大学材料与工程系 工学学士
1996.09-1999.0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工学硕士
1999.09-2001.0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博士生
2001.08-2005.07 美国匹兹堡大学机械工程系 博士学位
2005.08-2006.09 美国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国家电镜中心 博士后
2006.09-2009.12 美国Hysitron公司真空产品部,先后任资深研究员、部门经理
2009.12至今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2009.05至今 西安交大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先后任执行主任、中心主任
2010.01至今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2011.11-2016.06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
2015.12至今 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2016.07至2023.12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
2022.11至2024.2 校长助理
2023.12至今 米兰理工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院长
2024.02至今 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