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晓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先进电子中心主任
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
新加坡李光耀博士后研究员
英国剑桥大学海外基金会奖学金获得者
陕西省首批秦创原战略科技人才入选者
“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教授
智能材料与集成器件实验室主任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先进电子中心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9号 邮编:710054
E-mail: xlou03@mail.xjtu.edu.cn;xlou03@163.com
娄晓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先进电子中心主任
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
新加坡李光耀博士后研究员
英国剑桥大学海外基金会奖学金获得者
陕西省首批秦创原战略科技人才入选者
“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教授
智能材料与集成器件实验室主任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先进电子中心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9号 邮编:710054
E-mail: xlou03@mail.xjtu.edu.cn;xlou03@163.com
教育经历:
2002-2007 剑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 博士研究生
1999-2002 吉林大学(非线性光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1995-1999 吉林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 本科生
工作经历:
2011-至今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 教授、博导
2007-2011 新加坡国立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李光耀博士后研究员
娄晓杰,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电子中心主任、西安市光电磁功能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西安市电子材料化学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理事。2007年博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同年入选新加坡李光耀博士后研究员(全球共8人);2011年入选国家首批青年人才计划,2016年入选青年拔尖A类人才,2022年入选陕西省首批秦创原战略科技人才(全省共13人),2023年入选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2020-2023年连续四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铁电和压电材料与器件。相关材料与器件在信息存储、固体制冷、能量存储、传感器和致动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研究团队在智能电子材料与器件领域,围绕影响铁电压电材料应用的关键难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1)建立了一个基于“电荷注入导致局域相分离”的铁电极化疲劳模型,成功解释了困扰该领域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铁电极化疲劳现象;创立了一个随机统计的铁电极化翻转理论,解释了铁电薄膜器件在中低电场下的翻转延迟现象,被国际同行称为“描述铁电极化翻转的三大理论之一”;(2)首次发现了金属有机骨架晶体中多种铁性有序耦合的物理机制,即自发应变触发了铁电和铁磁有序的间接耦合;首次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应变梯度或挠曲电效应的光电探测器,实现了对外界光照的超快探测;(3)揭示了无铅铁电压电材料大电卡效应和大电致应变的机理,提出了利用构建准同型相界等手段提高其电卡效应和电致应变的新方法;该准同型相界成分设计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开创了电卡制冷与致动器等器件的广泛应用”;(4)阐明了强/弱耦合极性纳米微区、畴工程等对无铅介电陶瓷储能特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通过构建弱耦合的极性纳米微区,在四方钨青铜结构介电陶瓷中实现了高达9 J/cm3的超高储能密度,为截止发表时的世界最高记录。
基于以上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hys Rev Lett、Adv Mater、Adv Fun Mater、Nano Lett、Phys Rev B、Appl Phys Lett、Acta Mater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22篇(近五年65篇)。论文被引9000余次,个人H因子为56。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中,多篇被科技日报、研之成理、电介质dielectrics、化学与材料科学等知名学术新闻网站作为研究亮点评述。
研究团队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培养博士生9人,其中2名毕业生近期先后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新型制冷技术论文,1人次入选西安交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次入选西安交大学术之星、1人次入选瑞典著名的Kempe Postdoc Fellowship、多人被评为西安交大优秀毕业生;培养硕士生10余人,在大型研发类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