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裂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为核电工程、载人航天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如我国大亚湾—岭澳核电站1小时可发电约100万度,满足了我国7300万人1小时的生活用电。然而核裂变产生的热能若不加以控制,就可能导致核事故。因此,保障核反应堆在热量导出时的安全状态十分重要,而高温冷却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能动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王成龙,就是在“冷热交替”中保障核能安全的一名科研人员。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他创新性地提出了高温热管冷却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为我国先进高温堆概念设计及安全审评提供了一定参考。他的部分研究成果被列入国际核能最具影响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封面文章。作为第六届“十大学术新人”,王成龙表示,“我将紧跟学术前沿指引,结合工科需要、落地研究,绝不纸上谈兵。”
求学:“我想干,我愿意!”
从2007年进入西安交大能动学院本科学习开始,王成龙就以强大的自驱力投入到科研中。他说:“我认为面对科研,最重要的就是态度,要以我想干、我愿意的精神去探索,去解决实际问题。”
他这种科研精神传承于他的两位导师——能动学院秋穗正、苏光辉教授。“秋穗正教授是我本科时的班主任,他上课时经常教导我们读书好、科研好,这促使我萌发了深造的想法。”于是,2011年进入西安交大学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室开始硕博连读,并将高温热管应用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论文选题。虽然当时王成龙是一名科研“小白”,但怀着“干一行精一行”的觉悟,他常常不懂就问,调程序、找方法,硕士一年级一整个学期和暑假的废寝忘食让他小有所获,在研一下学期他就完成小论文撰写,在博士一年级将该论文发表在核能国际尖端期刊。
“我想干、我愿意”的精神贯穿了王成龙了整个求学路,为了提升学术视野,跳出思维茧房,在两位导师的建议下,2014年他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生联合培养。在那里,他学会了从宏观、系统化视角看待核能问题,从而坚定了自己的学术之路。
2016年王成龙获得到工学博士学位,获得2018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表彰,并入职西安交大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园丁。他跟着课题组持续致力于先进核动力系统的设计分析、复杂工况下的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主持了20余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他说,“上升的路只要走着,就不会错。”
育人:“西迁精神是一种符号”
王成龙的师公是西迁教授、西安交大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创始人之一的贾斗南先生。在学生时期,王成龙常常跟随导师看望师公,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即使贾斗南教授已是耋耄之年,即使为西部科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贾老上医院看病时也从未要求享受“特殊待遇”。“我陪贾老师去医院排队很多次,他从来没有因为是西迁教授而觉得自己特殊,这种纯粹的人格或许就是西迁精神的具体体现。”王成龙说。
他将这样“纯粹”的精神带到了引导学生科研中,以“学生应该教老师”的理念鼓励学生探索。“我从项目需要和学生毕业方向出发,为他们安排科研任务,让他们定期汇报科研进度,学生应该成为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而面对学生科研遇到的难题和瓶颈,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方法——减法和剥离,“减法就是先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剥离就是依次处理一系列简单化的问题,这样科研就会张弛有度。”
作为学校新聘副教授,王成龙坦言压力很大。但是每次随苏光辉教授出差,都为他注入新的“强心剂”:一旦项目甲方要谈合作,立马行动,凌晨飞机、3点到达、6点起床、9点开会、12点乘飞机返程是经常的工作节奏。“苏老师是我们团队带头人,他为了服务国家核能发展都这么辛苦,我们为什么不能辛苦?西迁精神就像是一种符号,落实在每个新传人的奋斗中。” 王成龙将带着这份精神印记,脚踏实地,为研究院所、为军方提供实际可行的反应堆设计分析方法,为学校、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建设目前处于冲刺阶段,研究院投资了3.165亿用于钠—水蒸汽发生器综合性能考核试验验证项目,服务于我国快堆建设,而其中的钠—水蒸汽发生器是我国在无国际先例背景下,首次研发、设计和制造的设备。为此,王成龙十分期待,“我将抓住百年一遇的机会,服从学校规定,潜心科研支持学校发展。相信每个老师步调一致向前发展,就能助力学校、西部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