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在北京开幕的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上,首先宣读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电:“向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国际国内麻风学界所有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这是由国际麻风防治协会(ILA)、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抗麻风组织联合会(ILEP)联合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等单位承办的,麻风病防治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会上,中国麻风防治协会表彰了一批为中国麻风病防治做出突出贡献的一批党委和个人。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邓云山教授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麻风病古称疠风、大风、恶疾等。是一种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极为慢性具较低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及外周神经,可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患者在晚期会出现眉落、目损、鼻崩、唇裂、足底穿等比较可怕的外表症状,给人以一种恐怖感,倍遭社会人们的歧视。麻风在世界上流行已近3000年,印度、埃及和中国被认为是世界麻风三大疫源地。
1950年邓云山教授毕业于西北医学院(即今日医学部),留校从事皮肤科工作,工作伊始就受命研究消灭和控制当时危害百姓健康而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国家重大课题——麻风病的防治。他没有找丁点借口推辞,欣然接受。并在之后数十年如一日里,不惧传染、不辞劳累,深入全省城乡山区和麻风病流行中发病地区,进行麻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对策,制定防治规划。
上世纪五十年代,陕西省卫生厅为原西安医学院成立了麻风病研究室,以“大兵团作战” 的方式,深入汉中、安康及商洛等地普查麻风,收治麻风,建立汉中石堰寺麻风村,当时刘蔚同教授率邓云山等科室人员及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室人员,多次深入麻风村并在城固建立麻风病研究点,就地治疗患者持续数十年。而邓云山作为研究室成员,从1951年起至始至终参加了这项工作。他深入陕南两个麻风病院(村),对4000多名麻风病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明确了麻风病是一个全身系统性疾病;随后又在全陕西省进行了麻风病线索调查和部分地区全民调查。1955年他和当地麻风病院在全国率先总结了氨苯砜治疗麻风病人效果的经验,发表了“陕西省人民麻风病院首次应用氨苯砜治愈12例麻风患者报告”;1986年总结出“麻风病人家属口服氨苯砜预防发病20年效果观察”,证实了化学药物对麻风病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研究论文在1988年荷兰举办的第13届国际麻风病学术大会交流。1991年他在国内首次总结了“麻风病人保密治疗的经验”,经过多年观察,不仅证实了保密治疗的效果,而且还减少了引发有关歧视麻风病人及家属的许多社会问题。他从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麻风病查体四步骤四字法”,简便易行,省时有序,系统全面,使病人乐于接受,非常实用。1956年,阿根廷友人胡斯曼经周恩来总理同意,在上海和广州开办了两期麻风病学习班,特地邀请他到上海的学习班担任教师。
邓云山教授对麻风病患者这个弱势群体具有高度的同情心。每诊断出一个麻风病患者,他都不厌其烦地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麻风病的科学知识,并关心他们的生活境况,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促使患者消除恐惧,早日治愈。
邓教授不论走到哪里,主动接触和亲近麻风病人,身体力行,把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知识,宣传到哪里。在经常持续数月、数年的农村及城镇麻风病调查中,有机会就主动向当地的地(市),区干部宣传,特别注重向一些发生了麻风病的单位、工厂职工群众宣传。1985年,安康地区皮肤病(麻风)防治院为建院选址出现争议,邓云山教授特意与安康行署和卫生局负责人座谈,讲解麻风病可治不可怕的科学知识,对建院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协助选址工作顺利得到解决。上世纪80年代,永寿县粮食局职工李凤岐患麻风病,治愈回到单位后,单位仍不准他上班,并扣发其工资。邓教授得知后专程前往所在单位,向领导和群众反复耐心讲解和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的道理及知识,并在李凤岐家吃饭示范,引来许多周围群众围在门口、窗外观看,终于解除了单位领导和职工的顾虑,为李凤岐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西安飞机场一名炊事员、蓝田向阳公司一名技术员得了麻风病,造成单位职工们的严重恐慌,大家不敢去上班。他亲自赶往该单位,多次深入做宣传引导工作,稳定了职工的思想情绪,使单位恢复了正常工作秩序。
邓云山教授曾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内,被陕西省卫生厅指定为全省唯一审定麻风病人治愈,可从麻风病院出院的专业医师,经他审定的治愈病人达3000余人。
邓云山在新中国成立的早期即开始参与全国最早皮肤科师资班培训,并多次应邀到山东、广东、上海、浙江、甘肃、新疆、山西、云南、四川、青海等地多个省、市、区主办和协办的皮肤科师资班、麻风病专业医师进修班和学习班授课,其中包括国家卫生部、西北卫生部举办的麻风病高级医师进修班和皮肤科师资班30余期,特别是承担了陕西省解放后数十年来举办的多期麻风病培训班的主讲任务,为全国和陕西省培养了大批皮肤性病及麻风病防治医疗骨干,为壮大我国医疗和科研队伍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1984年至1999年,邓云山教授曾九次参加在中国、香港、日本、荷兰、美国等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是最早期我国的亚洲皮肤科学会会员之一。1993年,他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麻风会议上用英文宣读了题为“中国麻风病的诊断治疗及其现状”(Diagnosis, treatment of leprosy and its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大会的震动,首次让日本和国际麻风专家们认识到了中国麻风病系统防治的卓越成效,为我们国家赢得了很大的荣誉。该学术报告被日本《癞病学》杂志以中英文对照全文刊载。
邓云山教授发表的麻风病防治研究论文计47篇, 1977年“防治麻风病及其后遗症的研究”获卫生部科学大会奖;1978年“城固县文川区麻风病综合防治研究”获全国医药研究科学大会奖;1983年“麻风病人家属口服氨苯砜预防发病16年效果观察”获陕西省卫生厅医药科研成果二等奖,1984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93年“多菌型麻风抗酚糖脂抗体变化的临床意义”获陕西省卫生厅医药科研成果三等奖。。
邓教授心胸宽广,顾全大局,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倾注于麻风病的防治研究上,受到了基层麻风病防治人员、疫区群众、麻风患者及家属的崇敬和爱戴,受到国际国内同行的好评和称赞,他多次被评为西安医科大学及二院先进工作者,被九三学社评为先进个人;1981-1987年被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评为全国麻风病防治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陕西省卫生厅评为麻风病流调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中国教工委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同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90年被陕西省地病办、卫生厅表彰为全省麻风病联合化疗先进个人;1990年获得首届马海德基金会奖;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邓云山教授历任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麻风病基金会及马海德基金会理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皮肤病学与麻风病学专题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麻风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皮肤科学会主任委员;陕西省麻风病防治协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专家顾问等;为《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两刊创始人之一、曾任副主编、主编、名誉主编;《中国麻风杂志》编委会顾问;《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常务编委。
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949年至2015年,中国累计登记麻风患者约51万,累计治愈者近40万例。截至2015年底,中国有麻风患者3200余例,本年度全国新发登记患者678例。全国以县(市)为单位,患病率低于万分之一,已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麻风不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目标,这与包括邓云山教授在内的中国麻风病防治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功不可没。
作者:闫乎玲 刘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