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中国科技及教育事业发展,促进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推动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2022年3月,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向捐赠设立“小米青年学者”项目,资助青年教师及科研人员,稳定支持在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鼓励他们潜心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2022年2月,小米公益基金会宣布正式启动“小米青年学者”公益项目,计划捐赠5亿元,分5年覆盖100所高校。在支持模式与运作机制上,“小米青年学者”项目具有专项聚焦高校青年教研人才培养、资金用途不设限、长期支持等多项创新点。其中,获选青年学者须为在高校任职的青年教师及青年科研人员,年龄在40岁以下,由各高校组织评选,从教学及科研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者中评出,具体流程由高校自主安排;同时,获选学者可自行支配资金用途,无需任何报批,全力为青年人才专注于教学及科研工作排除后顾之忧。
此前,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连续两年捐赠支持小米学生工作室建设。小米学生工作室旨在赋能学生就业、孵化创新创业项目,助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的高素质、高技能、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小米青年学者”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经个人申报、学院(部)推荐、专家评审,共有20人入选首届“小米青年学者”,具体名单如下:
首届“小米青年学者”
王来利,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长期项目、“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主持自然科学基金智能电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军委科技委重点基础研究课题等5项国家级项目,突破了限制宽禁带半导体优异特性的封装集成瓶颈,推进了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与变换器封装集成关键技术国产自主可控与产业化,在本领域主要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185篇(SCI收录论文70篇,EI收录论文115篇),获得本领域权威期刊与会议最佳/优秀论文奖8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中国电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
孙安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入选“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2010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6年先后在法国国立航空航天学院、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以及德国莱布尼兹低温等离子体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016年11月回国入职电气工程学院。长期从事气体放电理论、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的研究,注重其和航空宇航推进、电工技术、燃烧、医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项目数十项。在国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受邀在国际会议做特邀报告6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项。
李峰,电子与信息学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宽禁带半导体与量子器件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曾获欧盟玛丽居里奖学金资助,入选“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并于中期考核评估为优秀,入选《科学中国人》2018 年度人物。研究方向包括光学微腔与光学微纳结构中的量子、类量子、光子自旋与拓扑效应等。在国际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u-reCommunications,Optica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陈晓明,电子与信息学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6月获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4年10月加入瑞典Qamcom科技公司;2017年2月入职,并入选“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2018年获国家人才项目。研究方向包括5G多天线技术、空口测试技术、微波混响室等。共在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凭借其在多天线技术及空口测试的突出工作,2017、2018年连续两年获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
徐占伯,电子与信息学部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6月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ARS研究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学者。长期从事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以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能源系统为应用背景,研究大规模网络化能源系统建模、分析和优化调度等问题,在国际著名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1篇。曾获2015年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年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8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唐伟,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青年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以及陕西省青年人才资助。长期从事电化学储能以及新能源材料的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三元正极材料(NCM、NCA)、液态/全固态锂金属电池、锂硫电池、锂/钠/钾离子电池以及通过电催化转化实现二氧化碳等高值化利用。先后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20余篇,4篇论文入选ESI高引论文,1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论文,文章总他引3000余次,h指数31。
曾荣,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入选者。2008年、2013年于浙江大学分别取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麻生明院士,主要研究联烯参与的自由基加成以及碳氢官能团化;2013年至2016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非张力环酮的碳碳键活化偶联;2016年至2018年在以色列威兹曼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Pincer络合物合成以及在一氧化二氮活化中的应用;2018年至今,在从事独立研究工作。曾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授权中国专利3项。
张留洋,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卡尚分校和巴黎第十一大学硕士学位;2016年获美国佐治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和“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现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极端制造分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机械工程学院国际机械中心副主任等。主持和参与国家青年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金等多个项目。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受邀担任ACS Nano, Nano Letter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黄科,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激光冲击强化等。在国际知名SCI期刊Prog Mater Sci (IF:48.1), Acta Mater, Scr Mater等发表论文60余篇(Google Scholar被引>2600次,h-index=22),其中包括ESI高被引论文2篇,主编英文著作1部,撰写英文章节2章,中文手册1章,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担任SCI期刊Metall Mater Trans A, Sci Rep, Mater Sci Technol的编委,材料工程、航空材料学报、精密成形工程等中文期刊青年编委, Science, Acta Mater等领域顶级期刊审稿人。担任先进材料成形制造国际会议(Thermec)学术委员会委员。
郭保林,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入选者。2011年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获得高分子材料学博士学位,师从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Ann-Christine Albertsson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具体方向包括可降解导电高分子材料、多功能水凝胶、组织工程支架与再生医学、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皮肤敷料、止血材料、可穿戴器件等。
郭武生,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2014年博士毕业于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从事杂化硅、高价碘异相催化剂的开发研究,之后加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化学研究所(ICIQ)做博士后,从事CO2的活化及利用研究;2018年入职;2019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目前带领团队从事不对称合成、金属有机及小分子催化研究,为药物中间体的高效合成和高性能功能材料的制备提供解决方案。已在《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重要研究论文40余篇,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项,多篇研究论文被选为期刊封面并作亮点报道。
何刚,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 年入选“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 类)。聚焦紫精类有机功能材料在电致变色、能源、生物材料、催化等应用领域的研究。建组以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包括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8项发明专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1项,陕西省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中国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等。
金明尚,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催化能源转化材料团队负责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近年来主要从事金属纳米材料的精准合成及其能源催化应用研究。在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2-2006年)和理学博士学位(2006-2012年),攻读博士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开展联合培养工作(2009-201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美国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64篇,引用7800余次,h因子35,其中第一/通讯作者38篇,含中科院分区一区论文28篇,IF>10论文24篇。
孙晓龙,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20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项目和“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致力于荧光传感和软物质功能材料开发及应用,揭示并发展了分子内能量转移的传感机制;发展并建立了自循环信号扩增技术;建立并发展了普适性的单一活性氧检测方法;开拓并建立了拓扑结构转化的功能材料。研究成果发表于Chem. Rev., Nat. Chem., JACS.,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在Nat. Chem.上的科研成果,被Nature research chem. commun., X-Mol, 官网等新闻媒体亮点报道;发表于ACS Cent. Sci.的研究成果,被《泰晤士报》、福克斯新闻、人民网、参考消息等100多家国内外新闻媒体以通讯稿/视频采访的形式予以报道。
魏晶,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分析化学与仪器研究所副所长,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主要从事介孔材料的可控合成及生物医学应用。发表SCI论文70余篇,总被引用数5000余次,h因子37。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期刊上的论文共计25篇,封面论文4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引用超过百次的论文8篇。曾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担任Biosensors编委及客座编辑,Chin. Chem. Lett.青年编委,Front. Bioeng. Biotech.客座编辑。
栗建兴,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受聘中国原子能院核物理所客座研究员,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长期从事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围绕强场中粒子辐射引起的能量和角动量演化、自旋随机反转和信息传递等QED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相关理论方法发展、物理机理揭示和实验方案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代表性成果40余篇,担任国际期刊Applied Sciences客座副主编、Frontiers in Photonics及Frontiers in Physics副主编、Ultrafast Science青年编委、全国高能量密度物理青年委员会委员,受邀在本领域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30余次。
刘博,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入选“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长期聚焦揭示量子可控系统的基本规律与机制,解决量子计算、量子通讯、量子多体物理中的难点及热点问题,完成了系列有一定显示度的前瞻性理论研究,在包括Phys. Rev. Lett.(一作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一作1篇)等物理学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等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李苏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入选“国家青年人才项目”和“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2013年于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开展共两年的交流学习,博士毕业后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任职于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金属材料力学变形、固体界面摩擦等方面的研究。迄今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包括Nature, Science, PNAS, Nano Letters, Acta Materialia等,其中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张明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主要从事多组分配位超分子材料的研究,集中于开拓配位超分子材料在发光器件、可见光催化以及超分子诊疗等领域的应用。迄今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Proc. Natl. Acad. Sci. USA, Acc. Chem. Res.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共计发表80余篇论文及专著,论文引用超过4000次,h-index为35。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以及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的支持。担任《中国化学快报》编委、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优秀成果一等奖。
周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利用计算材料学(第一性原理)从事自旋电子学、光物理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迄今共在权威期刊发表百余篇SCI论文,总计被引用4000余次。研究成果被Wikipedia, U.S. DOE, Phys Today等杂志和媒体广泛报导,部分理论预言获得高水平实验证实。主持/参与国家级青年特聘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获得北京大学“学术十杰”、美国物理学会材料物理分会Postdoc Travel Award、“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等荣誉。
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
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由小米集团捐赠发起,经北京市民政局审核批准,于2019年2月3日成立,原始基金人民币1000万元,为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自2019年成立以来,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致力于资助各类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公益项目,以多形式、广范围、高成效的公益项目实践,逐步探索并践行“高校为基育人才、人才为本促创新、创新为先谋发展”的“小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