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慢性病是身体的“隐形杀手”。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但慢性病这个“捣蛋鬼”总是不请自来。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真面目,教大家如何预防慢性病。
一、认识慢性病
慢性病,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大致有以下几种:
1、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等。
2、脑血管疾病:包括中风、脑梗塞、脑出血等。
3、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4、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
5、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等。
6、骨关节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症、 关节炎、颈椎病等。
7、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 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8、肿瘤:包括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
二、慢性病的病因与危害
慢性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例如,长期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或病毒、细菌等致病原的环境中,都可能导致慢性病的发生。此外,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也会引发慢性病。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慢性病还会导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
三、慢病慢治,规范用药
慢性病患者疗程长,药物治疗时不可心急,应遵医嘱,按照治疗方案规范用药。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擅自停药、增减药物剂量、漏服或误服,否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四、慢性病的预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曾传授16字“健康箴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1. 合理膳食:首先要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减少盐的摄入量。王院士表示可以用“十个网球”原则:每天食用的肉类不超过1个网球的大小、每天食用的主食相当于2个网球的大小、每天食用的水果要保证3个网球的大小、每天食用的蔬菜不少于4个网球的大小。此外,每天还要加“四个一”,即1个鸡蛋、1斤牛奶、1小把坚果及1块扑克牌大小的豆腐。
2. 适量运动:体能消耗过少,包括体育锻炼过少和日常活动的减少是慢性病发生的首要因素。因此,建议每周至少要锻炼三次,且平均每天半小时以上。最佳的锻炼时间是下午4~5时左右,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锻炼的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不能缺少,有氧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心肺功能,也能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和超重,从而减少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3.戒烟限酒:戒烟可以大大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减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率。限酒可以减少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等的发生风险。
4.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平衡也很重要,通过心理咨询、瑜伽、冥想等方法緩解压力和焦虑。及时调整放松,如通过郊外游玩、听听轻音乐、练瑜伽等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调整好心态,减轻精神压力,进而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必须强调的是,有条件的话,最好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慢性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它、预防它,就可以控制它。最后,让我们一起喊出口号:远离慢性病,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