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未来技术学院以“未来科技牵引、学科交叉支撑、产教融合驱动、开放探究教学”为建设理念,围绕推动“四新”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着眼未来科学技术领域与国家重大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有机结合,通过培养模式创新和革命性技术创新,促进“两链”融合,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未来技术学院将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田”,立足“四个面向”,以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为着力点,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突破传统工程科学的人才培养框架,改善工程教育育人生态,搭建符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平台,探索构建以多样性、前沿性、模块化为特征的跨界融合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校企合作“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前沿性、前瞻性的项目体系与课程体系,实施自主式、研讨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提升中外交流水平,实行弹性学制,革新评价体系,探索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新机制,构建教研一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范式。未来技术学院整合地、校、企多方资源,打造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新高地,培养造就未来领军、总师、大师型人才。
2021年,未来技术学院将在2021级入学新生中选拔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医工学四个方向共计不超过40名优秀新生。整合全校优质教学资源,实施“2+5”(医工学为“2+6”)本研贯通培养(本硕连读),前2年着重通识课程与基础知识的学习,后5年(医工学为6年)着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培养学生围绕未来技术突破的关键问题,学习、获取、研究、实践所需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一、选拔目标
按照“志向远大、品学兼优、兴趣使然、身心健康”的原则,采取“笔试+综合面试”的多维考察方式,综合考察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综合能力,选拔出有志于从事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医工学等相关领域工作的2021级新生。
二、报名要求
1.须为非高改省份的理科考生或高改省份选考物理的新生(报考医工学方向的还需选考化学)。
2.未来技术学院四个方向限报一个。
3.本次选拔不包括以下三类考生:
(1)《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中规定的不允许转专业的新生;
(2)已录取至钱学森学院各类H班(含少年班已录至此类班级)及储能科学与工程班的学生;
(3)入选强基计划学生。
4.确因疫情原因不能按时到校参加选拔的学生将另行安排。
三、考试安排
本次未来技术学院共计选拔不超过40人,每个方向不超过10人。选拔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成绩合格者进入复试(具体合格标准由各招生方向确定)。
初试:数学和英语,考试拟于9月6日进行。
复试:笔试加试(物理)、心理测试和综合面试(综合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英语能力、心理健康等),考试拟于9月9-10日进行。
四、选拔程序
1.选拔指南、各类招生方向介绍、选拔宣讲通知、报名、初试及复试安排、录取进度等各类信息均在新生进校选拔系统(http://xsxb.xjtu.edu.cn)上公布。
2.新生进校选拔宣讲会将于2021年8月22日上午9:00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召开。广大新生及家长收看直播方式:
(1)访问思源直播平台
链接:https://zhibo.xjtu.edu.cn
(2)微博关注“”官方账号收看直播;
(3)哔哩哔哩关注“”官方账号收看直播。
3.开通咨询QQ群和电话(8月18日-8月28日),对未来技术学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相关方向QQ群或拨打咨询电话进行咨询。
储能科学与工程:QQ群609447436,李老师:电话18602974929,Email:ysli@xjtu.edu.cn
智能制造工程:QQ群757186866,王老师:电话029-82668858,15809295906,Email:yqwang@xjtu.edu.cn
人工智能:QQ群857854809,李老师:电话029-82668672, 18092338855,Email:lijie902@xjtu.edu.cn
医工学:QQ群576976215,刘老师:电话13609159912,Email:jupet@163.com
招生办公室:029-82668320
4.报名时间:8月22日晚8:00至8月28日中午12:00。
报名方式:在新生进校选拔系统(http://xsxb.xjtu.edu.cn)中报名。
5.录取:根据综合成绩排序择优录取,综合成绩包括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具体权重比例由各招生专业确定)。
6.确认:拟录取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未确认者视为放弃。
7.公示:最终录取名单将在本科招生网上公示。
其它未尽事宜由招生办公室和未来技术学院负责解释。
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简介
√专业背景
1986年,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作为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智能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专职科研机构,人机所是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机器视觉与认知计算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混合增强智能示范中心、认知科学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的支撑单位,也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35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有力支撑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优秀毕业生代表
为适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2017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教授领衔,创办了“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探索人工智能方向本科生的培养,并于201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18年11月在人机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2019年3月获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建设资格。至此,形成了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相互协同的育人体系,其中研究所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主要任务,学院以学生培养为中心工作。
航级别芯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
学生团队在国际竞赛中获奖
“先锋号”智能车连续3年在中国智能车挑战赛中夺冠
为扎实推进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的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推动人工智能本科生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方向的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2021年人工智能学院与未来技术学院协同培养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的拔尖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改革的新体制和经验,以工程教育为基础,激发学生探索学习,培育学生的创造梦想,进一步探索具有出色的技术领导力和技术创新力的人工智能工程领域领军人才培养路径。
√培养目标
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方向的目标定位:以人工智能技术改善世界为愿望,培养为此而奋斗的具有科学家素养的工程师。以工程教育为基础,项目创新为引导,激发学生探索学习,培育学生的创造梦想,激发学生从“小发明”到“大创造”的跨越。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方向聚焦自主智能系统与增强芯片设计领域的人才培养。
探索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不能拘泥单一模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多样化将有助于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方向和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即钱学森学院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以下简称人工智能拔尖班)的学生培养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改革体系来构建的,其目标都是培养学生具有技术领导力和技术创新力,两者在通识课程和专业主体课程设计基本相同,但在大三、大四年级的高级课程教学方面有所区别: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方向聚焦自主智能系统与增强芯片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大三、大四年级采用项目引导、小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有机融入项目实践创造过程,强调创新工程设计;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注重跨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强调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融合,培养学生具有跨学科、强基础的复合型知识创新能力。在学期间,鼓励学生参加人工智能学院以项目驱动的科研活动“X-计划”。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方向与钱学森学院人工智能拔尖班的教学工作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所设立的“人工智能学院技术探索和成果转化基金”面向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方向和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的所有学生。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们已形成的优势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学校在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改革的新体制和经验,进一步探索具有出色的技术领导力和技术创新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培养路径。
√培养特色
强化项目驱动,科研育人结合。实现综合运用所学的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有效衔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前沿项目,聚焦自主智能系统与增强芯片技术领域,以“人工智能学院技术探索和成果孵化基金”(人工智能学院筹资设立)为支撑,强调多学科交叉、校企协同和团队合作,鼓励和倡导学生实践创新成果转化。
学习实践并重,意志体能兼顾。项目课程代替实验实践环节学分,理论课程学习与项目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自由度,强化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训练,强化体能和毅力锻炼,为其创造更广阔的发展时空和条件支撑。
面向未来技术,创新培养模式。在“人工智能学院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人工智能专业对未来技术人才基本知识和核心能力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统一,聚焦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异想天开”,建立一对一教授导师制和学分制,优化学生遴选和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形成以技术创新力和技术领导力为驱动的面向未来技术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师资队伍
人工智能学院拥有一支能力突出、结构合理、由院士、领军学者、拔尖人才、青年优秀人才等组成的的高水平师资团队。人工智能专业教学团队以人工智能学院教师为主体,并特聘校内经济与金融、人文与社会科学、医学、生命、自动化、电气等校内其他院系的优秀教师授课,以及佛罗里达大学、伦斯勒理工大学、芝加哥大学、南京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人工智能企业的知名专家加入教学团队。同时,成立了由国际一流科学家和知名企业家组成的“人工智能学院工程教育与培养委员会”,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以本为本、多元参与、科教融合”的新形态。
√合作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智能信息处理联合实验室
-舜宇集团舜安人工智能研究院
-紫光展锐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华航唯实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人工智能学院-旷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人工智能方向咨询qq群二维码
储能科学与工程方向简介
√专业背景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储能技术在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灵活交易、协同发展,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新业态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能源转换与缓冲、调峰与提效、传输与调度、管理与运用等环节中的核心技术。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将成为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重要引领技术。
√培养目标
未来技术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方向以培养站在世界储能技术前沿、勇于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和具有宏观战略思维和市场思维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为目标,直接瞄准储能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聚焦规模化高效储热、电力储能装备研发与新型电力系统应用,颠覆传统学习方式,以项目为牵引,以兴趣为导向,大量采用采集式课程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律、自强、自信精神,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为国家培养能源产业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特色
依托整合6大理工优势学科,借助包括热质储能、电磁储能、储能系统三个方向的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平台,提供科创空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采用项目驱动式课程体系,注重设计思维。定制了从基础到初级、中级、高级项目课程体系,采用“基础-专业-创新创业”梯次推进的培养方案,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2年基础能力教育+2年创新能力教育+X年硕/博专业教育。凡经资格审查合格者,则均具有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
√师资队伍
师资团队由何雅玲院士、陶文铨院士、管晓宏院士领衔打造,交叉能动、电气、电信、材料、物理、化学众多学科,形成了包括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杰青在内的各类人才以及来自国内著名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在内的“双师型”教师团队。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储能科学与工程方向的本科生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合作平台/就业去向
未来技术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方向整合我校六大储能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与国家储能领域十大龙头企业深度合作,通过系列项目课程培养,学生可根据自身特质进行发展路径规划,可选择包括创业、龙头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或继续深造等多个出口。
储能科学与工程方向咨询QQ群二维码
智能制造专业方向简介
√专业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先进制造和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发展智能制造既是未来制造业的趋势和核心,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据工信部研判预测,未来五到十年,我国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缺口数量将达到370万以上;尤其是在数字工厂、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重点领域,迫切需要具有大工程观、创新探索能力、跨界整合能力的系统级、创新型工程领军人才。依托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智能制造专业方向,就是对这种战略需求的积极回应和探索实践。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一等品行”和以“精勤、敦笃、果毅、忠恕”为核心的人格价值观,具备较强的工程社会观、工程系统观、工程伦理观和国际视野,掌握宽厚的科学和工程基础理论,以及扎实的智能设计、智能生产及智能运维等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专门知识,能在未来智能制造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上,综合乃至创新性地运用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前沿技术,具备不拘一格探索未来、有效解决复杂问题、不断自我革新成长等领军人才素养的创新型、拔尖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方向聚焦空天发动机创新设计与精密制造、大数据智能诊断,依托未来技术学院,按照“未来科技牵引、学科交叉支撑、教研融合驱动、开放探究教学”建设理念,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学生学习产出导向,贯通本研培养过程,基于前沿性、高阶性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创新型、系列化的项目课程,以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为着力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推行项目牵引下的自主式、探究式、团队式、个性化教学方法。
专业将打破传统的以单一学科为依托的建设模式,在未来技术学院的体制框架下,充分利用和共享校内外优质教学科研资源,致力于实现多学科交叉和协同支撑下的教研融合、产教融合。专业培养方案充分考虑未来智能制造人才基本知识和核心能力需求,既涵盖机械、自动化等专业核心知识,又深度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并通过7级项目课程,为学生创新创业夯实基础。依托“虚实结合”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平台,可实现异地、远程交互教学,通过引入数字孪生、云数控、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丰富、深化智能制造教学情境和内涵,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本专业方向坚持拔尖人才培养定位,实施学生动态进出的管理机制。尊重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弹性学制,为学生创新创业留足空间。
√师资队伍
本专业方向遴选建设了一支高水平、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由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雪峰教授和国家级人才梅雪松教授担任负责人,聘请卢秉恒院士、蒋庄德院士、李应红院士担任建设顾问。除机械工程学科的师资之外,还聘请了来自数学、物理、自动化、计算机等学科方向的优秀教师承担相关课程教学任务。校内教师队伍中共有973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腾飞人才计划”特聘教授8人,荟萃了一批高水平人才。
专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聘请华为公司诺亚决策推理实验室专家十余人承担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与5G通讯等相关课程的建设咨询和授课工作,将建成稳定的一流双师型教学队伍。
√合作平台/就业去向
作为本专业方向主要支撑的机械工程学科,建有国内首个“工业4.0”大学版平台,拥有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同时拥有贯通基础和专业的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已在三个校区初步建成“虚实结合”智能制造综合实践平台。下一步将按照“智能场景驱动、项目模块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共享支撑未来”的建设思路,进一步优化、提升现有平台,为各级项目课程的实施提供更有力的条件支撑。同时,将在已有的东莞松山湖机器人创新基地、苏州吴江智能制造企业群等校外合作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校外产教融合资源。目前已与美畅制造等光伏骨干行业企业达成初步协议,相关合作平台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作为制造业核心和西安交大优势学科的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素以竞争力强,深造比例高、发展后劲足而闻名,近五届毕业生中约11.6%供职于世界500强企业。随着未来智能制造新业态的出现,智能制造相关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必将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本专业方向毕业生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投身产业发展,都将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职业前景。
智能制造咨询QQ群二维码
医工学方向简介
√专业背景
医疗设备是重要的医疗资源和推动健康中国的关键硬件保障。大型高端医疗装备原始研发,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可替代,对国家安全,人民福祉具有战略性和关键性。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牵引,聚焦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研发和放射医疗临床应用,培养高素质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全面解决“医学需求和工业技术的不匹配,医生和工程师的沟通不通畅”的问题,发展新型的物理诊疗技术、设备及方案,改变固有的诊疗模式,培养具有完备的医学基础知识、能够与工程师无障碍沟通、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应用的临床医生,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引领性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深厚的数理基础、宽广的临床医学知识、前沿的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具有整合思维、医工交叉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具备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研发潜质和放射医疗临床应用能力,能够和企业、科研机构研发人员无障碍沟通,清晰准确地表达临床需求,助推工业技术和医疗需求完美契合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
√培养特色
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培养路径个性化”的精英教育理念,实施项目驱动、团队指导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信息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关注学生科研兴趣、基础和发展潜力,建立一对一教授导师制和学分制,优化学生遴选和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本研”贯通培养机制,引导学生科学规划成长路径。坚持兴趣激励、问题导向和创新驱动原则,建立研讨课、案例分析课、科技前沿课的研究型课程体系。创新学业考核评价机制,为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留足空间,重视学生的全面成长。注重培养具备新型理工科知识,系统医学知识,以及跟踪医工学科技前沿的国际视野,发现医学、工学研究热点的能力。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医学课程体系,强化工科基础,围绕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采集工科所需课程和知识要素,实现医工融通,培养能够从事诊疗技术与高端医疗装备的研发生产,也具有宽广的知识储备,能够从事其他医疗健康产业相关的临床需求分析、新型诊疗技术研发和高端医疗装备研发等工作,最终成为具有理工科思维,能和工程师无障碍沟通,充分呈现临床需求的临床医生。
√师资队伍
医工学方向在赵红卫院士(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张平祥院士(西部超导材料有限公司)、徐宗本院士()带领下,打造一支业务能力突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团队。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学团队教师为主体,并特聘物理、化学、生命、材料、机械、计算机、电信、电气、人工智能等校内其他院系优秀教师授课,以及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西部超导材料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专家加入教学团队,强化校企合作,探索医工学“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新形态。
√合作平台/就业去向
医工学方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部超导材料有限公司和乐普医疗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研究平台,共享实践基地。
国家医学中心(筹)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毕业生可前往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西部超导材料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或企业从事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装备研发;进入大型综合医院做临床医生,为企业提供一线临床需求;加入使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的大型医疗机构(目前已经完成交付:1台,正在建设:5台,每台需要专业人员约20人)。
医工学方向咨询qq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