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2—14日,“博雅大学堂—第九届高校经济学骨干教师暑期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大学举办,经金学院青年教师共13人应邀参加,认真学习了林毅夫、平新乔等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主讲的课程,并取得结业证书。“高校经济学骨干教师暑期高级研修班”由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到今年已连续举办了九届,在国内经济学界有重要影响,是国内高校经济学骨干教师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
7月12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资深教授平新乔讲授了题为“结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课程。平新乔教授从D-S模型入手,先回顾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早期结构学派的观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经济结构的影响,进而着重介绍了Acemoglu等人的经典文献,推导出技术创新方向的内生选择过程以及“均衡有偏技术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最后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产权、市场和产业等方面的结构变化,验证了相关理论的现实意义。平新乔教授在课间与经金学院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12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李力行副教授介绍了他与合作者撰写的题为“Hayek, Local Information, and Commanding Heights:Decentraliz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的成果观点,该成果即将发表在国际经济学顶级杂志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这篇论文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行政级别下放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严谨的实证检验,并观察了空间距离、行业属性等因素的调节效应。李力行副教授不仅报告了文章的思路、方法及主要观点,还向大家介绍了他从事高水平教学与研究的相关经验。
13日上午,两次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李实教授作了题为“数据收集与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实证研究”的报告。作为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S)的项目负责人,李实教授介绍了数据的抽样和调研过程,指出了数据库的应用方向及学术价值。进而在2013年数据基础上,观察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及贫困率的主要特征,并对我国再分配政策的实施绩效进行了评价。
13日下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勇副教授作了题为“宏观与发展经济学的去前沿与研究方法”的报告。王勇副教授从他与林毅夫教授等合作完成的“Endowment Structures, Industrial Dynamics,and Economic Growth”一文(2015年发表于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入手,通过要素驱动的经济结构变化来解释细分产业的静态演变,以及不同产业的周期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并对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政府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王勇副教授的报告为理解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减速、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提供了重要了学术视角。
14日上午,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为学员呈现了一堂精彩生动的课程,题目为“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学科建设”。林毅夫教授首先对发展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进行了反思,指出结构主义和华盛顿共识对解释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的无效性,进而剖析了新结构经济学对经济增长本质的解释路径,提出了追赶型、国际领先型、转进型等五种产业政策,逐一分析了其实施重点和适用范围。最后,林毅夫教授提供了围绕着新结构经济学的几个创新方向,鼓励青年研究者深入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在课程结束后,林毅夫教授与经金学院青年教师亲切交谈,并与经金学院教师合影留念。
经金学院参加本次研修班的教师都表示,研修班是国内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前沿的一次集中展示,通过研修班课程的学习,对经济学理论前沿与方法运用的认识得到了加深,吸收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思维将用于日常的研究和教学,是一次提升自身学术素养的难得机会。
经金学院
2017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