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人文学院
2021年11月
人文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写框架
(说明:报告所涉及数据限于本学院数据)
一、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000字以内)
(一)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包含本学院专业发展历史沿革等信息。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哲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环境设计、书法学。办院宗旨是: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文学院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学等不同学科门类,除了专业人才培养外,学院通过开设全校四分之一的文化社会和艺术类通识课,在学校整体人才培养上发挥着塑造大学生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的重要作用。来未来学院会继续强化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的办院定位,上努力提升现有课程质量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努力再推出一批体现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人文社科和艺术类精品课程,为全校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 本科生学生情况。
1. 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包含本学院在校生总人数,本科生人数及占比等信息。
人文学院本硕博在校总人数1100余人,其中本科生700余人,占比63.6%。文科试验班121人,汉语言文学专业86人,体特生70人,社会学专业134人,哲学专业80人,环境设计专业172人(因2020级开始只有环境设计专业,美术学类、视觉传达设计、雕塑专业人数并入),书法学专业43人。
2. 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包含学生、专业双向选择情况。
2020科试验班本科生在2021年7月进行了专业选择,分流到哲学专业18人,分流到社会学专业45人,分流到汉语言文学专业24人。
3.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包含各专业的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毕业生的面向领域等情况。
哲学专业培养具有浓厚人文情怀,强烈使命担当,健全人格品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好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全球视野、能够从哲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既可选择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也可选择直接从事教育、科研、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理论宣传、新闻出版、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社会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社会发展相关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的本科专业人才,他们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社会学基础知识与理论素养,熟练掌握社会调查与实证研究方法、社会政策分析方法,密切关注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并深刻理解中国社会及其运行规律。毕业生人际沟通能力强,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强,能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与社会发展相关的部门独立从事研究与管理工作,具备在社会学或相关专业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学术基础和研究素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秉承“文理互渗、守正创新”的理念,采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培养机制,旨在培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知识、方法的优秀人才;使学生具备科学的理论思维、较高的文学鉴赏水平、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具备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和全球视野,勇于自主创新,善于团队协作,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学生毕业后,不仅可赴海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继续深造,还可在国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与中文相关的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系统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全球化视野,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人才。
书法学专业培养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素养和广博的艺术理论基础,掌握书法艺术理论研究方法,熟练进行五体书法及篆刻创作,能够在高等教育、文化事业、艺术市场、书法国际传播等领域,从事书法创作、研究、教学、传播等工作,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强烈、视野宽广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并能在未来书法相关领域起引领作用。
4. 本科留学生情况。包含本科留学生的生源地及各籍留学生在本科生人数中占比等信息。
人文学院在校本科留学生共3人,其中环境设计专业1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1人,书法学专业1人。俄罗斯1人,占比0.14%;加拿大1人,占比0.14%; 马来西亚1人,占比0.14%。
二、 师资与教学条件(1800字以内)
(一) 师资条件。
1. 师资数量、队伍结构、生师比。包含专任教师⑴数量;⑵职称;⑶岗位类别(理论、实验);⑷年龄层次及专任教师与全日制在读学生配比等信息。
人文学院共有教师137人,其中教授31人,占教师总人数22.63%;副教授62,占教师总人数45.26%;讲师29人,占教师总人数21.17%;助教2人,占教师总人数1.46%,行政教辅人员12人,占教师总人数8.76%。学院生师比8.03:1。拥有博士学位教师81人,占教师总人数59.12%,在读博士19人,占教师总人数13.87%,合计约72.99%。学院下设7个系所:哲学系、社会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艺术学系、中国书法系、社会心理学研究所、音乐中心。各系所职称结构如下:
系所名称 |
教师人数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科研博士后 |
哲学系 |
26 |
9 |
13 |
4 |
0 |
社会学系 |
31 |
13 |
15 |
3 |
0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21 |
3 |
14 |
4 |
0 |
艺术学系 |
22 |
3 |
8 |
10 |
1 |
中国书法系 |
8 |
2 |
2 |
4 |
0 |
社会心理学研究所 |
9 |
1 |
5 |
3 |
0 |
音乐中心 |
8 |
0 |
5 |
2 |
1 |
合计 |
125 |
31 |
62 |
30 |
2 |
2. 教师承担本科生授课任务情况。包含⑴本科生开设课程数量;⑵承担教学任务教师数量;⑶不同职称教师数量、占比(突出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等。
人文学院2020-2021学年共开设本科课程391门次,承担教学任务教师数量106人,其中,教授26人,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100%;副教授60人;讲师19人,助教1人。
(二) 教学条件。
1. 教学经费投入。包含⑴学校下拨及学院自筹等其他教学经费;⑵投入本科教学经费等情况;⑶教学绩效分配原则。
人文学院的本科教学经费包括学校统一拨款的本科教学经费、实验室经费、本科生招生业务费。其中本科教学经费12.04万元,本科实验室经费(含音乐中心经费)8.13万元,本科生招生业务费13.22万元。学院所有本科教学经费都用来支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改项目、招生宣传、学生大创项目、实践教学、学生交流、教学专项活动等。学院教学绩效分配原则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绩效分配改革实施办法》(西交人文【2018】10号)
2. 其他特色教学条件。包含除学校公共资源外的特色基础设施条件等。
学院以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文学与影视传播研究所、艺术创意与文化产业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为平台,研究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社会、思想、文学、文化、心理和艺术问题,探索学术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学院拥有人文社科类专业小型图书馆一个。
3. 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具备实践教学条件的场所有艺术系田家炳艺术中心及东一楼专业教室,音乐教育教研室的东二楼专业音乐教室及教研室,中国书法教研室的东二楼专业教室。艺术设计教研室的田家炳艺术中心占地面积1000余平米,共有专业教室14间,师生教研区域2层,书法教研室拥有学生专业教室5间,近200平米,此外在钟明善先生捐赠的博物馆可以举办各类活动,音乐教育教研室拥有音乐教室5间,办公室3间,占地面积750平米左右。
4. 生均课程门数。
学院生均课程门数0.355门。
三、 教学建设与改革(1800字以内)
(一) 专业建设情况。包含各级各类专业认证、评估;教学成果奖获批、优势特色专业等情况。
2021年,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持续推进,哲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哲学、汉语言文学、环境设计、书法系4个专业获批申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社会学专业的国际化模式、实证特色独树一帜。
(二) 课程与教材情况。包含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出版等情况。
学院2020年新增国际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专项2项,新增通识类核心课4门,新增通识类选修课10门。获第十七届优秀教材奖1项,“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重点项目立项6项、一般项目立项7项。
(三) 名师培育情况。包含各级各类名师培育进展;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等情况。
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后备名师5人。2020年学院获陕西第三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获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课程思政教学能手1人,获2021年上半年教师授课竞赛创新型教学赛道二等奖1项。
(四) 教改项目获批情况。包含各级各类教改项目获批等情况。
2021年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1项,获批陕西省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1项;2020年学院获批陕西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立项1个,获批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常规项目)3个,获批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拔尖专项)2个,获批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际教育专项)2个,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立项重点课题3项,一般课题6项。
(五) 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学院建设情况。
1. 落实人才培养绩效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投入人才培养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2. 夯实基层教学组织,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强化学院教书育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3. 严明教师教书育人职责,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推进知名教授指导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
4. 严格落实学院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和走访学生制度,加大课程和教材选用检查力度。
5. 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向本科生课堂教学、教材、实验实践教学转化。
6. 建设美学艺术类通识课程,培育学生在身心健康、艺术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和素养。
四、 教学质量保障(1000字以内)
(一) 学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本科生培养议题等情况。
学院党政联席会不定期对学院本科生培养的教学文件、转专业细则、推免细则、教改文件等规章制度、专业建设、经费使用、绩效分配等议题进行商定。
(二) 院系督导制度建设情况。包含院系督导队伍建设及规章制定情况,包含院系教师同行听课、学院督导听课、领导班子深入一线听课等情况。
为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我院本科教学质量,学院成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专家督导组,制定了《督导工作管理办法》, 对本科教学各项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咨询与指导。学院督导专家本学期完成了学院教学质量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大创项目评审、授课资格认定评审、教学成果奖评审、教改项目评审等工作。每学期学院领导进行听课,专业涵盖了各个系所,听课类型涵盖了专业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线上线下混合课、新入职教师主讲的课程、学生评教较低的课程等。
五、 学生学习效果(800字以内)
(一) 学生学习效果。包含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竞赛获奖、评奖评优、毕业论文指导及评优等情况。
1人获2020年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一奖,3人获第四届立邦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全国银奖,1人获2020年三棵树“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国家级铜奖,1人获2020中国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花球第十一名,1人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二等奖,2人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比赛国家级银奖,1人获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铜奖,1人获十三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省级一等奖,5人获陕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三等奖,9人获NCDA数字艺术大赛二等奖,2人获NCDA数字艺术大赛三等奖,2人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比赛三等奖,1人获2021年度国际青年美术设计大赛ICAD铜奖,1人获“我最难忘的银幕共产党员形象”陕西大学生影评征文大赛优秀奖,1人获陕西省乒乓球锦标赛团体第二单打第三,1人获陕西省极限飞盘锦标赛甲组第一。1人获国家奖学金,1人获全国优秀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1篇本科毕业论文获校级优秀论文。
(二) 毕业生去向及用人单位评价,包含本科生出国交流情况等。
人文学院2021年毕业生共有139人,来自7个专业(体特生包含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中,授予哲学学士学位14人、法学学士学位28人、文学学士学位42人,艺术学学士学位55人。已确认就业去向128人。其中国内升学48人,出境升学7人。总升学率42.97%。学院学士学位类别呈现除了多样性,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培养了具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人才,2021年毕业生将在社会多种行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 特色发展(800字以内)
学院的特色及可推广的经验。
2015年以来,学校实行通专融合的大类培养模式,大一为文科实验班,人文学院在文科实验班有三个招生方向包含:哲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三个本科专业,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结束后分流到了哲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法学5个专业,其中,分流到人文学院哲学18人、社会学45人、汉语言文学24人。在学生管理方面实行双院协同管理模式,学院侧重学业与第一课堂,书院侧重第二课堂与学生服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科实验班”管理与运行机制。
|
文科实验班(文科大类) |
3个学科门类 |
1.哲学 |
2.法学 |
3.文学 |
分流到5个本科专业 |
哲学 |
社会学 法学 |
汉语言文学 网络与新媒体 |
七、 需要解决的问题(800字以内)
学院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学院部分系所存在师资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存在不足,缺乏具有国内和国外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学院稳定的国际合作交流高校还比较少,本科生对外交流人次还不够多。
学院继续着力引进师资,吸引国内和国外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物。继续加强与国际其它高校合作协议的签署,推进学院本科生对外交流。学院将发挥好“人文艺术通识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在课程建设、教学成果申报等方面继续有所作为。继续加强基础通识类核心课和选修课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一流课程。
附表
表格1-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院在校生 |
本科生 |
专任教师 |
本科生师比 |
1100 |
700 |
122 |
5.74 |
表格1-2 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职称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教师数量 |
31 |
62 |
29 |
2 |
表格1-3 专任教师岗位类别
表格1-4 专任教师年龄层次
年龄 |
20-30 |
30-40 |
40-50 |
50-60 |
60+ |
教师数量 |
5 |
57 |
35 |
21 |
4 |
表格2-1 教师参加竞赛获奖情况
赛事名称(级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数量 |
陕西第三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
省级三等奖 |
1 |
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课程思政教学能手 |
省级 |
1 |
2021年上半年教师授课竞赛创新型教学赛道 |
校级二等奖 |
1 |
表格2-2 教改项目获批情况
教改项目 |
获批进展 |
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
立项1个 |
陕西省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
立项1个 |
陕西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立项1个 |
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立项2个 |
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立项1个 |
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常规项目) |
立项3个 |
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拔尖专项) |
立项2个 |
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际教育专项) |
立项2个 |
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 |
立项重点课题3项,一般课题6项 |
表格3-1 学生参加竞赛获奖情况
赛事名称(级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数量 |
第四届立邦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全国银奖 |
国家级 |
3 |
2020年三棵树“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国家级铜奖 |
国家级 |
1 |
2020中国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花球第十一名 |
国家级 |
1 |
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二等奖 |
国家级 |
1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比赛 |
国家级银奖 |
2 |
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铜奖 |
省级 |
1 |
十三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 |
省级一等奖 |
1 |
陕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三等奖 |
省级 |
5 |
NCDA数字艺术大赛二等奖 |
省级 |
9 |
NCDA数字艺术大赛三等奖 |
省级 |
2 |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比赛三等奖 |
省级 |
2 |
2021年度国际青年美术设计大赛ICAD铜奖 |
省级 |
1 |
“我最难忘的银幕共产党员形象”陕西大学生影评征文大赛优秀奖 |
省级 |
1 |
陕西省乒乓球锦标赛团体第二单打第三 |
省级 |
1 |
陕西省极限飞盘锦标赛甲组第一 |
省级 |
1 |
表格3-2 学生评奖评优情况
奖项名称(级别) |
获奖(评优)等级 |
获奖数量 |
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全国优秀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 |
国家级 |
1 |
表格3-3 学生毕业论文评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