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祝贺我实验室创立并承担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能源动力类A+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2024年06月14日 18:57  点击:[]

 

       2024年6月13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包括810个专业,涉及93个专业类、12个专业门类。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迄今为止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的对象是开设学校数量不少于4所的专业,共计627个,每个专业发布的是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1103所高校的31414个专业点上榜。排名结果显示,北京大学以100个A+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以59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则以50个A+专业排在全国第三名。A+专业数排名全国前十的其他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45个)、上海交通大学(44个)、浙江大学(44个)、复旦大学(43个)、南京大学(41个)、北京外国语大学(35个)、同济大学(33个)。

 

       有24个专业荣获A+专业,其中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郭烈锦院士团队全国首批创立并承担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能源动力类A+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办。20世纪90年代起,为满足我国能源供给安全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技术与人才的重大需求,郭烈锦教授组织团队秉承西迁精神,在陈学俊先生“科学、工程救国”报国思想的影响下,瞄准新能源这个新兴战略学科方向,针对能源产业体系改革与新能源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开展研究,承担了一批太阳能、生物质能及氢能相关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并结合科研工作开展新能源专业的研究生培养。

 

       2005年,郭烈锦教授牵头承担了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新能源交叉学科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并于2006年在能源与动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设立新能源专业模块,开展新能源专业教改试点;截至2014年,共培养5届新能源专业模块本科毕业生。2010年,我校成为全国首批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11所高校之一,并于2011年开始正式招生,首届本科生于2015年7月毕业。2010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2011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七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荣获2019年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荣获2022 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至今全国已有160余所高校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多个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在中国科教评价院、中国科教评价网金苹果排行榜发布的“2020-2021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中获评唯一“5星级+”,排名全国第一。同时入选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能源动力类A+专业”。入选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能源动力类A+专业”, 排名全国第一。入选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能源动力类A+专业”, 排名全国第一。入选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能源动力类A+专业”, 排名全国第一。2015年以来在艾瑞深网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历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中均位列全国第一,其中在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荣膺2022中国七星级专业(7★,A++)实力最强,夺得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第一,迈进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在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荣得2023中国七星级专业(7★,A++)水平最高,继续雄居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冠军,位列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在最新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获2024中国七星级专业(7★,A++)最具综合竞争力,继续名列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第一位列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本专业着眼于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以本科教育为基础,本硕博多层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和创新基地,培养能从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满足国家新能源战略性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本专业制订了与社会发展需要及生产实际相适应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有氢能实验室、太阳能实验室、风能实验室、生物质能实验室和新能源材料实验室等5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及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与生产实习基地,成立了“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以及科技部“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本专业集优势学科,聚科技前沿,重交叉创新,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在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领域具备了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研究平台和研究水平。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一批在国内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名,包括杰青在内的各类国家级人才10余名,聘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为讲座教授10余名。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集优势学科,聚前沿发展,重交叉创新,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注重能力,突出创新”的办学特色,学生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毕业生就业层次高,深受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单位、行业骨干企业的青睐,在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等行业的前沿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等战线上发挥着骨干人物的作用。


上一条:【当代陕西】氢能:极具潜力的绿色能源——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教授   下一条:【暑期学校】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六届“新能源转化原理与技术”国际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关闭

版权所有@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ULTIPHASE FLOW IN POWER ENGINEERING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