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科研学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学术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网】李朝鹏 芮国强 袁晓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26       点击量:

城市作为承载人口的重要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创新活动的关键策源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城市现代化进程。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2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66.16%,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国家和城市社会。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议题。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其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达成。当前,我国城市进入了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如何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稳妥有序推进中国特色城市发展是既重大又迫切的时代课题。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总体上看,中国特色城市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东部整体领先、中部快速崛起、西部逐步提升、东北有待振兴”的空间格局和“南快北慢、东高西低”的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这就要求中国特色城市发展要坚定不移地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区域协调发展并非要求所有城市实现发展模式和水平的整齐划一,而是在尊重城市客观规律前提下发挥比较优势与合理分工来实现发展差距向追赶势能的转变。坚持系统思维,树牢全国一盘棋思维,充分发挥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所有城市既要主动融入服务全国发展的大局,又要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通过城市之间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相邻城市形成有机联系、分工合作的整体,切实提升城市群或者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同时,所有城市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来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遵循国家整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向的基础上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处于起步、增长、成熟、转型和衰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和目标,探索构建“南北有别、东西有异、相互借鉴”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模式,从而形成分工效应和集聚效应,并通过“城市更新”与“产城融合”促进城市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推进“全周期管理”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关键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新型城镇化,还包括已进入城市但为扎根城市、融入城市的3亿人口,主要是新市民和外来人口的城镇化。最重要的是,后者能获得均等的、低成本的公共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有机体,包含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要素在多个过程、多个环节的复杂交互耦合影响,必须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治理水平,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而全周期管理是提高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推进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实践取向。

从“前端基础条件打造、中端发展过程系统推进、后端发展成果分享”等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坚持“条件、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统筹城市发展的全周期和重点环节来系统推进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高水平安全,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序社会”相统一,聚焦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紧扣“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做文章,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市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纵向统筹机制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相互协调的横向协调机制,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民主协商机制,通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汇聚共商共建共治的磅礴力量,引导和激励人民群众参与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全过程,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美丽街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措施来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从而打造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总之,未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立足城市所处发展阶段来动态满足人民“共同但有区别”的“美好生活”,有力保障城市居民街头繁荣、烟火气息、线下欢聚,常人可达、情感共鸣等共有需求的实现,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持续提升人民的满足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打造让全体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高质量发展城市。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研究”(23CTJ00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促进城市高质量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20JZD012)的成果】

(李朝鹏,马克思主义学院;芮国强,苏州城市学院;袁晓玲,经济与金融学院)

原文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9/t20240923_5786254.shtml

分享到: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点建设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

  • 西交马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 西交马院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