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藏研究 > 校史文化 > 正文

(先生之风) 毛鸿志:西北地区病理学发展奠基人

发布时间:2019-08-01    点击量:

毛鸿志,中国著名病理学家,西北地区病理学发展的奠基人。

毛鸿志,1919年考入国立北京医专。毕业后即去广州参加革命军,在广州大本营陆军医院任医师,后随程潜第六军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兵站医院医务主任,江右军野战医院院长兼军医处长,北平第八路陆总指挥部诊察室医师。北伐后任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病理助教,在徐诵明指导下工作,兼河北大学医科病理讲师。1935年秋赴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习。1937年8月回国,随校迁陕后任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医学院病理学副教授;1939年9月任国立西北医学院病理学教授兼总务主任。1946年春被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病理科留学。1948年回国返陕,一直在学校医学部工作,任西北医学院、西安医学院总务长、病理学教研组和病理解剖学教研组教授兼主任。

北平任教期间,毛鸿志曾撰写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北平医刊》及当地报刊。留日期间,他主要从事人工诱发肺癌研究工作,撰有“原发性肺癌的实验研究”“胆管增殖症的再构模型”。抗战执教期间,他在西北最早开展病理学教学,编写《病理学纲要》《组织学纲要》等书,担任病理学和法医学教学。1942年1月在陕西最早开展现代临床法医学尸检。至1942年12月,他已进行法医病理尸检30例并出具鉴定报告。留学加拿大期间,毛鸿志在世界著名病理学家Boyd教授领导的实验室工作,每年进行上百例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诊断。回国时他带回大量病理学教材、专著和组织病理切片用于病理研究和教学。撰写《恶性瘤病之管理与医教》(1949年9月1日《西大医刊》创刊号),仔细考证癌瘤来龙去脉和西文名称来源,从希腊文、拉丁文、德文、英文均以蟹名进行说明,从象形之意解释中日文所称“癌”的本义和引申义,对加拿大癌症病死率和美国相关防治机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介绍,对我国国家和医学院开展相关工作进行建议。

毛鸿志长期在学校医学部担任病理教学和教研组领导工作,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对推进西北地区病理学教学和病理法医工作起到重要作用。经常下乡进行实地调研,牵头组织对克山病、钩端螺旋体病、大骨节病等病理学研究,取得系列重要成果。1951年组织创建陕西省病理学会任首任主任委员,1955年2月任《中华病理学杂志》第一届编委。1950年参加全国第一次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主席接见。

作者:杨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