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Information

 

 

刘金鑫,博士,教授,博导

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2022 - )

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

国家级青年人才(2021)

产教融合整体示范项目/平台负责人(2022)

教育部“大国智造”主题案例项目首席(2022)

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主导师(2024,全国10项)

研究领域:空天推进系统、容错控制、状态监视、太空制造技术

 

    刘金鑫,工学博士,教授,博导。现任西安交大机械学院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航空动力系统与等离子体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二部副部长,航天六院十一所联合创新团队总师、产教融合整体示范项目/平台负责人

    兼任航天五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空天动力联合会发动机控制技术专委会委员,《推进技术》、《航空动力控制》、《机械工程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入选第五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9-2021),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021),获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5/9)、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3/6)等荣誉。

    本科毕业于首届钱学森实验班,博士毕业于机械工程专业,博士期间获对方全奖赴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访学,博士导师陈雪峰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李应红院士、宋志平研究员。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天推进系统与控制技术、空间智能制造等方向。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防科技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6项。

    主讲工程控制基础、智能制造工艺与装备、喷气式发动机原理等课程,主持学校首批“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整体示范项目,作为首席专家牵头获教育部2022年“大国智造”主题案例立项(入库6项国家级教学案例)、作为主讲人获2024西部联盟首届课程思政大赛特等奖、作为主导师牵头获得2024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全国10项,西部唯一)。

 

Team Name

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是首个以“校企深融”为特色的研究所,50%师资为企业实质双聘教授/博导,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运行。2020年研究所依托机械工程学科成立,是“校-院-所”三级架构下的科研实体单位,落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研究所主要聚焦空天往返动力、太空制造、在轨维护等领域,与航天科技大院大所建立深融联合体,全国首创了“新港三融”新模式,以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有机赋能航天科技,实现基础研究和重大需求有机结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招生与研究方向包括:

(1)航天所-空天往返动力系统智能设计、制造与监控

包括航空/火箭/组合发动机的建模与数字孪生、紧凑换热设计与制造、高速透平设计与仿真、热声振荡与燃烧仿真、金属疲劳失效、结构损伤检测、复合材料跨尺度仿真与制造工艺、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大数据与深度学习、发动机检测机器人、特种检测技术等。

(2)航天所-新型航天器、太空制造与空间在轨维护

包括航天器建模与数字孪生、星群网络协同计算、柔性电子、薄膜天线、3D/4D打印、太赫兹检测与器件、柔性能源转换材料和器件、姿轨与动力学控制等;太空在轨制造、制造服务系统、复杂产品装配与数字孪生、离散车间制造系统、空间机器人的系统、视觉与图像处理等。

 

空天往返动力与智能制造校企产教融合平台:是以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为核心,以“三中心、两团队、一联盟”校企合作基地为支撑而形成的学校产教融合示范平台,深度落实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产学研深度融合进行有组织科研新模式探索的试验田,也学校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改革探索的重要基地之一


欢迎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同学报考,学科交叉,拥抱未来!


详情访问: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机械学院

 

站点计数器

Blank3

- 机械工程学院:招收“080200机械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博士,“0855机械”专业型士、博士

- 未来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方向,可跨一级学科“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080200机械工程专业”招生,学术型硕士、博士

- 研究领域:空天推进系统、容错控制与服役安全、太空制造

- 研究方向属于跨学科交叉,各方向均有科研项目支撑,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条件优越!

- 欢迎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学生保送、报考!

- 会CFD仿真、ANSYS、Python,C/C++的优先,有嵌入式开发经验的优先,获得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的优先,硕博连读者优先!

- 如果你喜欢动手实践,控制方向有各种实验编程训练让你走向职场巅峰!

- 如果你喜欢理论思考,控制方向有各种理论计算训练让你攀登科学高峰!

- 控制方向研究的特点:“你的对象”、“七分建模三分控制”,所以针对空天动力的控制研究还需要学习发动机原理、热力学、流体力学等,针对智能制造的控制研究还需要学习振动力学、制造工艺、机电一体化等,当然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等也是基本功,对本方向的研究就业等有疑问,可以发送邮件咨询(jinxin.liu@xjtu.edu.cn)!

Research Fields

(一)空天推进系统建模与控制(容错性、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经济性)

包括发动机数字孪生建模、容错控制与先进控制、气/液路状态监视与诊断、高周疲劳/热力复合试验技术等

(二)太空制造的动力学与控制

包括航天器数字孪生建模、在轨编织动力学、柔性薄膜天线、微重力模拟与试验技术

科研项目:

-  两机专项项目(课题),2024-2025,负责人

-  某校企平台项目,2022-2027,负责人

国家级前沿创新研究项目,2022-2024,负责人

国家级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2020-2025,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5415),2021-2024,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22B2013),2023-2026,主要参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835009),2019-2023,主要参与,结题

-  国家级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2018-2023,375万,负责人,优秀结题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YESS20200335),2019-2021,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51911530774),2020-2021,主持,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705396),2018-2020,主持,结题,口头报告

装发联合航空动力基金(6141B09050395),2019-2021,主持,结题

中央高校学科自由探索基金项目(XJJ2018040),2018-2020,主持,结题

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8T111047),2018-2019,主持,结题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17M610635),2017-2019,主持,结题

陕西省博士后基金项目(2017BSHEDZZ66),2017-2019,主持,结题

论文专利:

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项,出版或参与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

授课教学:

《机械工程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生核心课程,主讲

《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原理》,本科生核心课程,主讲

《空天组合动力原理及智能测控技术》,研究生课程,课程负责人

《智能制造工艺与装备》,本科生核心课程,课程负责人

学生培养:

-  指导博士生索绍轩、张长龙、王柄权等获第三届中国空天动力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24,该奖全国仅1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整体示范项目:空天往返动力与智能制造实战育人,2022-2025,项目负责人

-  教育部学位中心“大国智造”主题案例:航天系统工程实践与总师思维与意识的培养,2022-2024,首席专家(全校四项)

指导优秀硕士论文1人(2020尹子玉)

-  指导优秀毕业论文1人(2020杨浙帅)

指导学生就业单位包括:航天科技创新院、上海615所(航空工业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洛阳613所(航空工业光电所)、解放军5719厂发动机研究院、上海711所(中船重工)、中兴、华为、汽车研究中心等

荣誉奖励:

2024年,获西部联盟课程思政大赛特等奖(1/1)

​​​​2024年,获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1/5)

2024年,获课程思政“百名教师大练兵”特等奖(1/1)

​​​​-  2021年,获中文核心期刊《推进技术》优秀青年编委(1/1)

-  2020年,获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3/6)

-  2019年,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5/9)

学术活动:

中国航天三网/中国空天动力联合会,发动机控制技术专委会,委员

国际SCI期刊《Shock and Vibration,编委

-  航天超材料/超结构技术创新联盟,理事

中文期刊《机械工程学报》、《推进技术》、《航空动力控制》,青年编委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

Contact Information

办公地点:

兴庆校区西2楼东(共用)、创新港巨构2

电子邮箱:

jinxin.liu@xjtu.edu.cn

通信地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高端装备研究院